首页

女王踩脸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9 05:07:20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34109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聚焦“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三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举行

无人配送、无人驾驶 首个“自动驾驶”政策先行区现状如何?

向西北走,就进入了一片竹林桃源——竹里畲族乡。在盛大的节日里,畲族人民会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饰,聚在一起,跳起竹竿舞来庆祝。如果想挑战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力,那么一定要加入竹竿舞的活动中。

财政部拟发行2024年记账式贴现(五十期)国债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消息,出轨列车为普悠玛号445车次,该列车从台东出发途经花莲和平站南端时遭落石击中,车头出轨但并未翻覆。目前台铁公司已派员处理列车出轨事件,花莲域内和平车站至和仁车站双线铁路暂时不通。

香港国安法生效后已有291人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被捕

24岁的刘星已经学习中文4年。去年,他获得赴中国参加夏令营的机会,到过广州、上海等城市。“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成就让我印象深刻,中国民众的友好也令人温暖。我品尝了许多中国美食,交到不少中国朋友。我希望将来在加纳教更多的人说中文,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刘星说。

中国应急管理部针对皖豫鄂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政知君注意到,在这次集体学习前10天,4月9日,李希主持召开中央纪委办公会议,研究部署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党纪学习教育工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